外汇管理条例:欧元/美元贴近1.4000关口时央行干预
原标题:外汇管理条例:欧元/美元贴近1.4000关口时央行干预
在欧债危机最为严重的时期一度高涨的意大利及西班牙政府债收益率近期已跌破3%,这应该意味着危机已然远去?无论答案如何,这一变化对于欧元已构成了甚远影响。
欧元区边缘国家债券表现优异,金融市场上的趋同交易也开始再次盈利,形成这一结果的成因众多。欧洲银行业危机已基本受控,地区经济复苏冒头,而更为重要的是,从中期来看,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表现得更像是一家常规央行。
欧洲央行不止是会“倾尽所有”在危难时期挽救欧元,也会在通缩威胁浮现时严肃思考放宽货币政策的选项——或者将向经济体注入现金来施以刺激。
结合上述因素以及欧元区比较可观的贸易盈余数字,加之外资对于欧元区边缘债市的青睐,这就很容易对欧元强势作出判断,不过汇市投资者需在欧元/美元贴近1.4000整数关时对央行的干预风险严加防范。
欧元/美元年内已两次在1.40下方遇到严酷阻力。
再来看看利空欧元的“坏消息”:
欧元区同盟是存在缺陷的实体,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一度面临解体风险,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改变,改变的只是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形势,这给予欧元区极大的帮助。
与此同时,欧元区也缺少合适的银行同盟和财政专换系统,后者在中国及美国的经济体系中存在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欧元区和欧盟的规模远比历史上任何时期要大。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发展程度差异明显,不同的经济和竞争能力只会在日后孕育爆发金融分歧和紧张局势的风险。
虽然欧元区经济略见起色,但增速相较其他发达国家仍相对较弱,边缘国家被迫遵守严苛的财政调整,同时致力重获贸易竞争力来减少赤字。这样的调整过程是否能在经济失衡时被一次次重复,同时每次欧元都会安然度过危机并得以幸存?
病弱的意大利经济因规模较大而成了欧元区的“阿喀琉斯之踵”,该国债务相当于全年GDP的134%,并仍深陷经济零增长和低增长的窘境。意大利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如果经济弱增长的格局持续,那么该国有朝一日将出现债务危机,而且作为欧元区成员国,没有像日本一样通过推行“安倍经济学”来让减轻债务负担的权力。
欧元区的另一隐患就是政治分歧,移民、失业率等艰难课题都是欧元怀疑论者手中的“攻击性武器”。实际上,欧元区可能摆脱不了“危机侦测器”的角色,下一轮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将再次测试其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