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论坛)人民币进入“新常态””年代 人民币汇率波动
原标题:(外汇论坛)人民币进入“新常态””年代 人民币汇率波动
自从人民银行(央行)去年年初采取措施打击“单边押注”炒卖人民币的活动之后,便很少再干预汇市了。
人民币自此进入“新常态”年代,可以双向买卖,而人民币汇率也变得波动。
结果,境内外汇对冲活动有所增加,人民币汇率也于2014年年底转弱,兑美元全年下跌2.5%。
央行的措施令分析师相信,人民币会于今年急跌。但这个想法主要基于他们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看法,漠视了人民币贸易加权汇率的因素,也没有考虑到央行对贸易加权汇率的重视。
国际清算银行相信,央行通过一篮子货币管理人民币汇率,并估计在这一篮子货币里面,美元、欧元及日元的加权比例最多,分别为21%、18.4%及16.8%。
报道称,如果央行希望稳定贸易加权平均汇率,欧元及日元两大货币兑美元下跌时,央行就必须让人民币贬值。
报道称,若按国际清算银行的货币加权计算,如欧元及日元兑美元的汇率均下跌10%,而一篮子内其他货币汇率维持不变,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就必须贬值3至4%,以维持相同平均比率。
事实上,自2014年年底起,欧元及日元兑美元的汇率均下跌超过10%,其他货币也有所下跌。这意味着如果央行要防止贸易加权汇率上升,人民币就有必要贬值超过3至4%。
然而,先看人民币在2005年与美元脱钩后发生什么事:人民币的贸易加权平均汇率上升超过32%,但其他亚洲货币大部份都贬值。央行没有把人民币贬值以保持其竞争力,反而让其转强。因此,从实际有效汇率的角度来说,人民币从2010年起便成为亚洲最昂贵的货币。
也有证据证明,央行无意将人民币贬值。尽管人民币从2014年年底起转弱,即期汇率也几乎跌至交易区间底部,但央行设定的美元兑人民币日定盘价持续偏强,反映人民币转弱并非当局一手操控。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