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走势图)“一带一路” 扩大境外人民币资金存量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5-10-09 11:44:02

原标题:(外汇走势图)“一带一路” 扩大境外人民币资金存量

金投外汇网讯,“一带一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约44亿人口,GDP规模21万亿美元,分别占到了全球人口的63%和经济总量的29%。这些国家和中国的双边贸易额也超过了1万亿美元,占到了中国外贸总额的1/4。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如果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经济走廊建设具有特色的产业园区,在“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占比将从目前的13%逐步提高。为满足这些园区早期建设和区内企业运营产生的大量投融资需求和贸易结算的需求,中资金融机构必然会进入园区,开发相应的人民币金融服务产品,提高人民币在当地的使用份额。

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要实现的就是和亚洲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其中资金的相互融通,也就是金融的相通,包含了金融体系互通、基础设施互联、金融软件互联等,可以看作是资本输出的起点。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估计,未来10年亚洲基础设施每年资金缺口8千亿美元。中国拥有比较高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比较高的储蓄率,有条件成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融资体系的组织者和重要的资金供应方。

当前应利用难得的时间窗口进行顶层设计,创造条件,使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模式从“贸易项下输出”向“资本项下输出”转变,扩大境外人民币资金存量,形成规模效应。以政府作为主导力量,带动金融机构及国内企业主动向外输出;加大市场需求,鼓励海外主体的贷款融资和债券融资,鼓励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向其海外分支机构增资;充分发挥中国金融机构和国际开发机构的金融中介作用,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使其在“走出去”中推动人民币输出。同时注重与实体经济挂钩,通过国内企业“走出去”推进人民币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生产、销售和定价贸易品的核心,进一步夯实人民币作为中国对外贸易乃至国际贸易计价、结算货币的基础。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设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及建立中韩、中澳贸易区等难得历史机遇时期,为人民币资本输出提供了巨大的平台及空间。应从国家战略高度,以政府资本撬动民间资本,进一步强化资本输出力度。以“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为资本输出重点方向,充分利用亚投行、金开行优势,刺激国外实体经济对人民币的需求,利用信贷的方式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促进金融机构发放海外人民币贷款,支持企业“走出去”在周边区域建设重大项目中使用人民币资金;设立全国性人民币海外投资基金;进一步加快国内债券市场开放,推动海外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逐步拓宽熊猫债券发行主体;可借鉴美国“马歇尔计划”经验,在受援国设立共同发展基金,中国政府注入人民币,受援国通过该基金从中国企业采购商品和基础设施建设设备,同时鼓励境外货币当局使用互换项下人民币资金;积极探索境内外的公私合营、银团贷款、产业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鼓励使用人民币计价,深化货币互换合作,引导互换人民币进入当地的授信信息系统当中,增加东道国基础设施投资资金来源等。

近年来,民营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上表现出愈渐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其在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中的占比不断增加,使民间资本正通过海外并购方式逐步成为中国资本输出的生力军。需要切实利用好民间资本这一重要力量,充分调动发挥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决策链条短、效率高,海外关注度低,谈判能力强等特点,积极拓展其海外投资和并购空间。继续深化对外直接投资便利化措施,出台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利好政策,以进一步激发民间资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力,使其真正成为人民币资本输出的又一重要力量。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