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外汇:人民币国际化踏上了新的征程 翻开新篇章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5-12-07 13:40:04

原标题:现货外汇:人民币国际化踏上了新的征程 翻开新篇章

金投外汇网讯,跨境人民币业务开展5年后,人民币国际化在2015年又踏上了新的征程。“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筹建,人民币首次超过日元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人民币国际化势必将翻开新的篇章。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方阻碍

201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的定值检查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对人民币加入SDR一篮子货币的讨论,使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愈加火热。尽管人民币国际化顺应了中国经济金融深化开放与持续发展的国家趋势,但其进程的推进仍然会面临多方挑战。

1、国际货币体系的“囚徒困境”

人民币希望排除万难,成为国际化的货币,便需要对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有所研究,并向现行国际货币的发展借鉴经验。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囚徒困境”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形成了一定障碍。

其一,美元、英镑、欧元等目前世界通行的国际货币大多受历史原因影响成为了世界主导货币,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形成了一种“类自然的垄断”地位。货币的网络效应与正外部性特征使先发优势在国际货币地位的奠定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正如英语之于世界语言,微软之于操作系统,现有几种国际货币的广泛使用促进了交易成本的降低,而交易便利性的提高反过来又利于它们垄断地位的巩固。

其二,国际货币治理结构有违公平和民主的精神。美联储制度虽然对美国是一个好制度,但对全球而言,这却是一个有失公平和民主的机制。美联储主要考虑美国自身利益,但他们所做的决定往往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人为(较)低美元利率可能是当今世界经济生活中的最大扭曲,其实质是国家之间、群体之间的一种财富转移,比方说,1%的美元利率差距会使中国外汇储备每年利息收入减少300多亿美元;而对美国政府而言,美国联邦政府17万亿美元的国债总额大约每年节省1700亿美元利息成本。所以说,不合理的国际货币治理结构极有可能导致热钱泛滥、资产泡沫、资源错配等严重后果。

其三,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国际化”仍然存在不必要的误解与敌意。今年中国人民银行针对人民币加入SDR所做的一系列加快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举措也常会被国际社会广泛误读,称其为中国开启了全球竞争性贬值的货币战争。正如世界各国担心美国在美元货币政策制定中会“随心所欲”,美国也会担忧别人会对美元的现有地位“强取豪夺”。而“人民币国际化”这个词冲击力有点过强,往往给外界造成人民币强势占据国际货币市场的错觉。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