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财经)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 挑战与压力不容忽视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6-02-19 15:30:04

原标题:(外汇财经)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 挑战与压力不容忽视

金投外汇网2月19日讯,2016年,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挑战与压力不容忽视,但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一方面,“三期叠加”效应还会持续,风险隐患增多,总体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具有潜在压力;另一方面,由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开展创新创业寻求发展,妥善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发展面临重要战略机遇。

具体体现在:

一是消费总额增速小幅回落,消费结构将持续调整。经济整体下行、产能过剩以及通货紧缩预期等抑制消费的因素依然存在,预计2016年我国社会消费品增速在消费环境没有较大改善的前提下,将有所下调。从地区分布上看,由于“一带一路”政策推进实施,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加深,东西部地区的消费增速差距将缩小。同时,由于农村商品流通领域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网络购物的普及,农村消费的增速将继续超越城镇消费的增速。从产业结构上看,随着“互联网+”、商贸物流、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新兴业态的培育,第三产业将成为新的增长极,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 持续下滑,以钢铁、煤炭、建材为代表的第二产业面临去库存减产能的挑战,进入深度调整区间。

二是促进投资增长的政策红利显现,投资有望实现稳定。从2015年前三季度的数据上看,房地产开发投资、铁路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政府投资占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有所下滑。但2015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39.5万亿元,同比增长10.3%。这得益于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政府为稳定经济增长,制定了促进稳定投资增长的政策和措施,例如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项目审批速度,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倡导PPP建设方式,鼓励民营企业投资等。这些改革红利,将在2016年得到真正释放,国内投资有望企稳。

三是净出口增速下滑压力缓解,对外经贸发展迎来新机遇。尽管国际原油价格下挫在一定程度上引致了全球需求不足,但国际环境方面,美联储加息政策落地,欧元区复苏,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减缓;国内环境方面,人民币入篮SDR平稳过渡,“一带一路”、国内自有贸易试验区扩容等战略效应开始发酵,中韩、中澳自贸区的建立为周边贸易带来新的增长机遇,中国外向型企业调整大致完成,高铁、核电等“走出去”项目逐一落实,2016年我国外贸增速下滑压力将有所缓解。

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是我国经济改革的主旋律。从财政和金融政策看,基于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再平衡关键时期的背景,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更加适度的货币政策势在必行,金融改革将加快推进。

首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经济下行的宏观环境下,为刺激企业投资信心,有必要进一步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债务结构,适度扩大中央的负债规模和比例。同时,进一步完善地方债务管理和处置机制,继续实施地方债务置换,加快政府融资平台转型,引入证券化等手段盘活企业存量资产。

其次,实施更加适度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事实上的“中性偏宽松”。重点关注化解过剩产能和资产重组工作,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流动性支持。根据经济动态,适时调整基准利率以及存款准备金率,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提供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同时,金融改革尤其是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将加速。下一步,将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完善利率和汇率形成机制,保持汇率弹性,健全资本市场制度体系,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