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外汇》人民币幅值不可能令中国经济放缓至危险局面
原标题:《实时外汇》人民币幅值不可能令中国经济放缓至危险局面
金投外汇网2月24日讯,虽然市场上充斥着人民币大幅贬值可能使中国经济放缓达到一个新的更危险的局面,但是经济学家和基金经理认为这种想法根本不可能成为现实。
在过去的8个月,中国央行已经花费了数十亿美元外汇储备刺激经济,从而击退了一些投机者的想法。这些投机者认为随着中国刺激出口,人民币会出现贬值。中国疲弱的经济数据震惊了投资者从而影响汇市。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一度跌至五年低点的6.51。
海曼资本管理公司的创始人兼基金经理巴斯(Kyle Bass)曾预测,由于中国国企沉重的债务负担,人民币会在未来18个月贬值40%。他的这一预测震惊了市场,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下滑是其提出该预测的原因之一。
巴斯的想法是,中国的银行面临着巨额度的尚未披露的贷款损失,其中很大一部分贷款贷给了中国的国有企业。和银行一样,中国的国有制造业企业由政府控制。随着中国政府印发更多人民币对银行进行重组,人民币会出现贬值。
至少在现在来来,巴斯的意见还是少数人的意见。其他基金经理和经济学家认为,人民币的贬值对已具有竞争优势的中国出口影响较小,对美国的出口尤其如此。如果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为维持相对中国的竞争优势将其国家的货币进行贬值,人民币的贬值效果将会适得其反。最重要的是,人民币震动市场的大幅贬值和中国政府多年来酝酿的渐进式改革不相符,并且也将震动已经内心忐忑不安的股市投资者。自去年6月股市触顶以来,上证指数暴跌了43%至1月底的2638点。
加州伯克利大学经济学家兼和IMF前高级政策顾问艾肯格林(BarryEichengree)表示,如果中国有能力调控汇率,中国想让人民币实现稳定并且逐步的贬值。人民币稳定有利于维护中国政府在市场上的形象,而人民币的逐步贬值有利于中国保持6%的经济增速。
巴斯在给投资者的信中表示,中国的银行部门是定时炸弹。他指出中国银行业的损失可能是美国银行2008年抵押贷款危机损失的5倍,这将触发人民币的大幅贬值,从而引发中国银行的资本重组。根据他的计算,如果银行业的贷款损失达到10%,拥有34万亿资产的中国银行的市值可能蒸发3万亿美元。去年,中国最大几家银行在报告中称,约1.6%的贷款是不良贷款。
但是,债券评级机构的分析找到和不良贷款相关的证据很少。这些机构指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情况正在改善,到目前为止制造企业的贷款损失相对较低。
艾肯格林表示,相对于人民币贬值,中国政府更有可能采取渐进的资本管制措施,而其为达成目标可使用的措施有很多。他还表示,资本管制可以让中国政府使人民币温和贬值,而不引发资本的外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结果是,这将限制中国家庭从香港购买保险产品,或限制人民币兑换成外币。
艾肯格林指出,资本管制可能会对市场造成一定影响,但不太可能会导致人民币的急剧贬值,这将给中国一定时间进行改革。艾肯格林补充称,这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资本的流动性减少,或根本不流动。
事实上,人民币贬值的确不是优选项,因为中国的很多贸易伙伴是使用美元或与美元挂钩的货币与中国进行贸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