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模式:瑞士银行业不走寻常路 上调了贷款利率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6-03-09 16:49:36

原标题:外汇模式:瑞士银行业不走寻常路 上调了贷款利率

金投外汇网3月9日讯,“特立独行”的瑞士,银行业也不走寻常路。在瑞士本国已于去年初步入负利率时代的背景下,该国的民间银行却“逆势而行”,纷纷上调了贷款利率以应对负利率带来的成本压力。加息给瑞士的银行们带来了负利率政策下的喘息时间,但受欧元区“邻居们”止步不前的经济现状与箭在弦上的量化宽松影响,欧洲“首富”瑞士面临的难题其实才刚刚开始。

逆势加息

瑞银集团(UBS)本周一的报告显示,去年瑞士民间银行大多针对住房抵押贷款利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上调。据了解,瑞士诸多银行的这一举动是为了在央行对银行部分存准征收负利率“罚息”的背景下,通过提高对贷款人的利率来“补偿”自己为吸收存款付出的成本。

目前,全球有欧洲央行、日本央行、瑞典央行、丹麦央行和瑞士央行等五大央行正在实施负利率政策。然而,与各央行原本的意图相反,实施负利率非但没能如预期般有效刺激各国银行将多余的现金释放进实体经济,反而导致了银行业的利润承压问题。出于留住客户以及在目前银行的部分准备金机制下银行绝无能力兑现所有的纸币等考量因素,各国银行在负利率实施之后,还没有一家银行敢触碰存款利率这一敏感带,只能自己消化多出来的成本。

不过,在瑞士却出现了截然相反的状况。瑞银的分析师丹尼尔·布鲁巴彻以及梅特·内梅什在报告中写道,尽管瑞士的收益率曲线持续处于负值区间,但多数银行2015年净息差收入还是录得增长。

作为“负利率俱乐部”成员,瑞士央行自2015年1月起便开始实施负利率政策,至今瑞士央行已将利率水平降至-0.75%的低位。在避开将成本转嫁给储户这一选择的情况下,瑞士银行业普遍调高了住房抵押贷款的成本,特别是期限较长的贷款,这相当于在用住房抵押贷款的客户“补偿”存款客户。此外,瑞士的银行们还上调了转账费用、ATM服务费、储蓄卡取现费等等,以此减轻成本压力。

备受“牵连”

尽管努力在欧洲大陆的“愁云惨淡”中置身事外,瑞士还是没能逃离被牵连的命运。

作为《国际法》中惟一明定的永久中立国,尽管地处欧洲大陆中心,瑞士却保持独立思考,从一开始就宣布不会加入欧盟及欧元区,并坚持使用本国货币瑞士法郎。此外,瑞士的央行一直以来也试图让瑞士在全球货币战中保持中立。因此,在各国自金融危机后竞相压低本币汇率、交易商们急切寻求避险之时,瑞士法郎便被视为除美元之外最为稳健的避险资产。

然而,大量资金的涌入造成了瑞士房地产泡沫严重的局面,同时本币的飙升也令本国外汇大幅缩水。在此情况下,瑞士央行在宣布实施负利率仅一个月后的2015年1月,又“快刀斩乱麻”地放弃瑞郎盯住欧元1.2的这个汇率目标,让瑞士法郎在外汇市场上浮动起来。然而,这反而导致过去一年里瑞士法郎对欧元升值近10%。

根据瑞士央行机构瑞士国民银行4日公布的数据,由于瑞士法郎汇率飙升导致大规模的外汇资产缩水,去年该行出现233亿瑞士法郎(约合234亿美元)的巨额亏损,持有的黄金资产缩水40亿瑞士法郎,创有史以来最高亏损纪录。而在此前的2014年,该行曾实现383亿瑞士法郎的盈利。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