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理财:央行陷入放水的怪圈 结果又到底是好是坏?
原标题:外汇理财:央行陷入放水的怪圈 结果又到底是好是坏?
金投外汇网3月10日讯,当前,全球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全球央行几乎无一不在“放水”,然而危机后的“去杠杆”进程早就让实体部门失去了大幅借贷的“胃口”,因此流动性便将金融资产的价格越吹越高。到头来,QE(量化宽松)走到极限,实体部门经济增速反而被几度下调。于是,各国央行在“政治使命”的驱动下,相继祭出了一个实在称不上高明的招数——负利率。
试问这场负利率的“全球试验”究竟会如何收场?结果又到底是好是坏?
“在负利率之下,银行息差或不断收窄,因此未来银行盈利是一个大问号,其资本补充或增加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阻碍。可见,负利率政策会引发一些不确定性,这也将是引发市场波动的因素之一。”摩根资管亚洲首席市场策略师许长泰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指出。
欧洲:料再度扩大QE和负利率区间
欧洲是开启负利率的首块“试验田”,从丹麦(-0.65%)、瑞典(-0.5%)、瑞士(0.75%)央行再到欧洲央行(-0.3%),货币政策在欧洲大陆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高盛高华指出,部分欧洲央行已实施负利率,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点:1.防止本币升值(瑞士和丹麦);2.对抗经济放缓和通缩风险(欧元区和瑞典)。
从功效来看,欧洲负利率的效果似乎比日本显著。在这些国家采取负利率后,两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负值区间,其在推动欧元下跌以及维持丹麦克朗盯住欧元方面似乎卓有成效。
此外,这些国家的存贷款利率显著下降。在瑞士和丹麦,部分类型存款的利率降为负值。瑞典的住房贷款余额显著上升,住宅价格也有所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央行将于3月10日举行议息会议。主流观点预计,欧洲央行有望再度推出更多宽松措施,否则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就会冒险——市场可能会因宽松预期落空而出现剧烈的行为逆转,欧元或将出现再度升值的风险。
摩根大通分析师预计,欧洲央行3月会议将降息20个基点至-0.5%,并在6月进一步降至-0.7%;预计扩大每月购债规模100亿欧元至700亿欧元,将QE购债项目延长3个月至2017年中期,并且会将TLTRO(定向长期再融资计划)延长至2016年下半年。
当前主流观点也纷纷认为,欧洲央行也可能宣布下调CPI和GDP预测,还可能引入“两级存款利率”,这是意在对手中持有过多现金的银行实施绝对值更大的负利率,以刺激银行放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