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外汇)中国2月新增外汇占款非央行刻意压低
原标题:(央行外汇)中国2月新增外汇占款非央行刻意压低
中国央行周二(3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月新增外汇占款较前月大幅减少,跌至五个月新低,亦低于市场预期。这个数字令分析师相信,此前人民币汇率的贬值更可能是市场供求关系造成,而非央行刻意压低。
外媒根据中国央行公布的数据计算,2月全部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1,282亿元人民币,显着低于前月的4,374亿元。截至2月,全部金融机构月度外汇占款已经连续七个月增加。
招商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谢亚轩说,“如果2月中旬汇率走弱是央行有意压低,那就需要有央行大规模的外汇占款。但实际上外占比1月明显下降,说明2月中旬以来的汇率走弱更多是外汇市场供求造成的。”
人民币汇率近期的运行轨迹似乎正是央行期待中的双向波动走势。自2月中旬起急速贬值逾1,000点之后进入宽幅震荡,央行随后宣布自本周起放宽波幅至2%,又掀起了市场波澜,截至目前为止,人民币汇率盘中已经创下逾11个月新低,但后市分歧仍很大。
谢亚轩认为,2月外占明显减少的原因,一方面是贸易项下的收支的原因,贸易逆差、购付汇上升、收结汇下降;另一方面由于1月中旬以来外围金融市场动荡,阿根廷、乌克兰、俄罗斯动荡,导致国内持有外汇上升,第三点是有部分交易机构会根据20号文的要求购汇。
中金公司此前发布的报告称,中国扩大汇率波动区间后,外汇占款将持续减少。因人民币汇率日内区间波幅的扩大增加了热钱套利的难度,会导致部分套利需求的减退。此外,有真实贸易背景的资金结汇也会变得比以往谨慎,可能不急于结汇,导致未来一段时间外汇占款可能有明显的下降。
中国央行决定自周一(3月17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即每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的交易价可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对外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上下2%的幅度内浮动。
外汇占款的减少无疑将导致银行外生性存款的减少,对超储率和存款的形成都有负面影响。
联讯证券宏观及固定收益高级分析师杨为敩说,“今年整体的流动性状况较为悲观,新增外汇占款减少会迅速传导至国内货币市场。”
中国2月外汇占款创近五个月最低
根据央行网站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2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为291,959.95亿元;财政性存款余额为35,887.15亿元,较上月增加4,222亿元。
上述两项数据表明,2月份市场因此减少的流动性为2,940亿元。
3月初以来资金利率持续低位波动,央行公开市场上周顺势拉长资金锁定期限,以28天正回购操作完全取代14天品种,但净回笼规模继续缩减。市场人士认为,在前期外汇占款增幅累积效应下,近期流动性持续宽松,而央行仍旧温和回笼资金量,表明在当前宏观经济欠佳的背景下,短期维稳意图仍难彻底消除。
外汇占款此前经常被视作向市场提供流动性的主要渠道。如果增加,则意味着注入流动性,减少则相反。
财政存款的增减主要受财政收入和支出影响,根据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一般在年初以及4-8月间,主要因缴税等因素,在央行的财政存款会呈增加趋势,银行体系就会有相同规模的流动性流出;而临近年末,财政部门会将存放在央行的国库资金移到商业银行,转为存款进行消费或支出,这将增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