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交易中心)多元储备货币时代 主推货币互换
原标题:(外汇交易中心)多元储备货币时代 主推货币互换
在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没有一种单一货币能够取代当年的美元地位;但是,目前乃至可以看到的未来,已是一个多元储备货币共存的时代。在多元储备货币时代,央行间的货币互换将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形式。
昨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在“国际货币体系再思考——布雷顿森林会议七十周年后”会议上发表了如上观点。他对目前各国央行间货币互换以及这种货币互换对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的意义作了系统阐述。
一个功能完备的国际货币体系基本包括三个要素:一是国际储备货币的选择;二是这个货币和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关系;三是当世界各国的贸易乃至国际资本流动出现了根本性不平衡时,用什么机制去处理。
李扬说,在典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以上三个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但是,现在世界,已非昨日。如今世界的货币体系是怎样的呢?在20年甚至更长的30年、50年的时间里,我们似乎看不到有哪一种单一货币能够取代当年的美元地位,未来一定是一个多元储备货币共存的情况。在布雷顿森林会议后不久,储备货币的多元化趋势就已开始。到了2008年这次金融危机后,由于中国人民币的崛起,这个趋势愈发明显。
目前出现主要国家的央行之间频繁签署多边货币互换协议的情况,李扬称,应该特别关注,这是未来相当长时间里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形式。
回望央行之间货币互换协议签署的历史,其实仅仅开始于金融危机时期。2007年危机之初,美国和欧洲货币当局以及瑞士国民银行,分别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其实是为了解决这两个区域美元短缺问题。但2009年4月6日,美国和欧洲央行、英格兰央行、瑞士央行签署双边互换协议。这一次的互换变成了真正的互换,而不只是沿袭布雷顿森林体系由美国向世界各国供应美元。该协议表明,美国也需要其他国家的货币。而到了2013年10月31日,美国、英国、加拿大、瑞士、日本和欧洲六大央行签署多边互换协议的时候,此时已经具有了新的特点,即货币不限、期限不限、规模不限。
李扬称,这样一个动态向我们展示了未来可能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向,即通过各国央行之间的货币互换来解决储备货币的供应问题。
由于互换过程中要涉及到利率和汇率,所以它潜在地解决了汇率问题,甚至解决了各国利率政策的协调问题。
但要清楚的是,六国央行货币互换中国不在内,这是相当大的挑战。
面对挑战,中国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李扬说,一是要建立以人民币为中心的货币互换网络;二是积极要求和上述六个央行进行互换;三是加快中国的金融改革,稳步促进资本项户开放,加快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