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外汇:通缩成为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
原标题:欧元外汇:通缩成为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
金投外汇网1月15日讯,过去一年,除了美元以外,全球金融市场的大类资产指数包括股票、债券、商品全数下挫。分析认为,伴随着国际大宗商品的一路下行,通缩也成为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未来政策重心应是更果断出台宽松政策,带动总需求恢复。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指出,2015年12月PPI指数-5.9%,创25个月新低,三季度名义GDP增长6.5%,经过价格平减指数调整之后的GDP增长幅度为6.9%,GDP平减指数为负数,中国经济正式步入通缩时代。与此同时,经济景气度下降造成银行借贷萎缩,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下滑。
而进入通缩时代意味着,实际利率高于名义利率,从中长期实际收益率来看,现金类资产的收益率相对较高。林采宜写道:
进入通缩时代,实际利率高于名义利率,价格下行趋势导致其余补库存动力减少,从微观上体现为需求萎缩和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宏观上则是资产回报率总体水平下降,风险资产的价格会面临下行压力,与此同时,现金类资产的回报率呈现出相对优势。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也认为,通缩是2016年危及增长的最大风险,它将会不断推高企业融资成本,侵蚀企业利润,加剧债务负担,从而降低企业的投资、扩张意愿,再度拖累内需增长。
他在发表于一财网的文章中称,在经济增速放缓和通缩二者之间互相强化的作用下,经济或将面临陷入螺旋式下跌的风险。抵御通缩的关键,则在于能否出台力度足够的宽松政策,并配合一揽子改革措施提高效率。
相较经济增速放缓这种较为直观的危险信号,他认为,通缩风险的危害往往会由于认识不足而被人们忽略,然而放任通缩不作为的代价巨大:
首先,通缩直接推高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阻碍其扩张投资的意愿和能力,拖累需求恢复。而需求不足会反过来继续对价格再度构成下行压力。长此以往,企业和家庭部门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将会越发悲观,形成增长下跌-通缩-增长加速下跌的负反馈效应,短期内甚至会带来超调的风险。
其次,通缩也是加剧我国债务负担的罪魁祸首。杠杆率是个比率的概念,去杠杆不仅要防止总负债过快扩张,也要防止分母即名义GDP失速。目前我国的总负债率约190%,按照平均名义融资成本5%计算,即便不举新债,每年总负债因利息滚动的自然扩张相当于GDP 的9.5%左右。
然而由于通胀走低,我国名义GDP增速在2015年前三季度内仅有6.2%。这意味着即使在不借新债的情况下,杠杆率也在被动上升。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就将去杠杆作为2016年的五项主要任务之一。抵御通缩也是更有效快速去杠杆的需求。
最后值得强调的一点是,通缩也不利于我国调结构、去产能的目标。因为通缩伤害的是所有企业,而并非仅是产能过剩行业。经济体中效率低下、产能过剩的部门,如部分国有企业、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等,对实际利率并不敏感。反而是效率较高、生产经营比较灵活的私人部门对利率最敏感,通缩对它们的损害也最大。
屈宏斌指出,为抵御通缩,未来政策重心仍应是出台更果断的宽松政策,同时配合一揽子改革措施,以提高效率,带动总需求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