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价格)外储减少 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基本稳定
原标题:(外汇价格)外储减少 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基本稳定
金投外汇网3月7日讯,3月6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记者会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出席该记者会,并就中国外汇储备和人民币汇率预期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易纲认为,2014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减少大部分归因为“藏汇于民”,这符合央行的预期。而这种企业和个人优化资产负债表的行为是有限度的,未来我国外储仍会保持合理适度水平。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不存在持续贬值基础,将对一篮子货币保持基本稳定。
外储下降在预期之内
易纲在记者会上表示,2015年末中国外汇储备较2014年末下降超过5000亿美元,下降的大部分都可以用“藏汇于民”来解释,但企业和个人优化资产负债表的调整是有限度的,调到一定限度会自然回归正常,未来中国的外汇储备会保持合理适度的水平。
2014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在达到历史峰值3.99万亿美元以后,开始出现负增长。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截至2015年末,外汇储备余额3.33万亿美元,较2014年底减少5127亿美元。市场有观点认为,外储的大幅减少缘于央行用来维稳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而随着人民币汇率持续的波动,外储的减少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恐慌。
易纲指出,最近十多年来,我国外汇储备从2002年底不足3000亿美元,快速增长至峰值接近4万亿美元,即便是如今减少5000多亿,中国的外汇储备仍然位列全球第一,远高于第二名日本(约1万亿美元)。
“随着我国现在的经济周期发生变化,有一些外汇储备的下降,是在预期之内的事。”易纲称,过去一段时期内外汇储备的减少,主要可以用“藏汇于民”来解释。简单说就是央行持有的官方外汇储备,通过市场购汇的渠道转变为民间持有。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企业和居民在境内银行的美元存款增加数百亿美元,银行增持外汇头寸约1000亿,企业减少美元外债约1000亿,境内企业和个人跨境外汇净支付2400多亿美元。
“这些行为都要通过市场购汇完成,反映出来就是官方外汇储备有所减少。”易纲指出。
“还有一部分外汇储备的下降是由于美元升值造成的”,易纲指出。去年美元指数升值9%,导致我国外汇储备中的非美元资产折算成美元有所减少,这部分减少不能归结为资本流出。当然,也不排除一部分资本外逃。
易纲表示,总体来看,外汇储备下降数的大部分都可以用“藏汇于民”来解释。而企业和个人优化资产负债表的调整是有限度的,调到一定限度会自然回归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