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限额:美元静待美联储货币政策来指明方向
原标题:外汇限额:美元静待美联储货币政策来指明方向
金投外汇网4月20日讯,美元最近几日来的涨涨跌跌,凸显出市场对于短期美元走势的观望心态。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在本月美联储利率决议公布之前,市场可能不会再有太大的行情出现,美元走势的明朗将取决于政策声明能否进一步理清美联储对加息的看法。
产油国未能在多哈会议上达成冻产协议,一度引发商品货币对美元急跌,避险资金亦表现出流入美元资产的迹象。然而,在美国通胀增速放缓而美联储官员连续发声表明鸽派立场的背景下,曾于上周创下一个月以来最大升幅的美元本周一显露疲态——除对日元小幅上涨外,对其他主要货币均下滑。美元几日来的涨涨跌跌凸显出市场对于短期美元走势的观望心态。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在本月美联储利率决议公布之前,市场可能不会再有太大的行情出现,美元走势的明朗将取决于政策声明能否进一步理清美联储对加息的看法。
从近期的消息面因素来看,其实美元利好和利空因素各占半壁江山。其中,利好因素是美国上周公布的初次申请失业金的人数,数据显示,初请失业金人数减少了1.4万,至25.3万,为1973年以来最低,表明美国经济复苏持续,就业市场走向符合美联储预期;利空因素是最新公布的消费者物价指数显示美国通胀增速趋缓。数据显示,美国3月份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2%,低于预期值及前值2.3%;3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0.9%,原预期值为1.2%。富拓中国分析师钟越在发给本报记者的电子邮件中表示,最新通胀数据显示,虽然商品价格企稳,但美国通胀并没有如预期回升,表明美国物价压力依然非常疲软,印证了美联储主席耶伦在上次会议纪要后的鸽派表态。“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就业市场依然是美国经济的强项,但通胀和制造业继续受到美元升值的打压,美联储也因此希望等待更多数据以确认通胀回升后再度加息。因此就业数据无法触发美联储的加息机制。”钟越表示。在本月加息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市场静待美联储议息会后发表的政策声明,以判断美元下一阶段的走势。
尽管近期走势有待进一步明朗,但从美元长期走势来看,多数市场分析人士持乐观态度。日前与本报记者连线的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张明认为,本轮美元升值周期将持续至2017年底。众所周知,本轮美元的升值周期始于2011年8月,截至2016年3月,本轮升值周期已经持续了55个月,升值幅度约为30%。根据张明的判断,本轮美元升值周期还未结束,未来仍将继续两年左右,原因有四个方面。
首先,从历史经验来看,美元升值周期的时长可能在5年以上。第二轮美元升值周期与第一轮升值周期相比具有以下特征:持续时间增长;升值幅度减小;指数峰值下降。从持续时间上看,本轮美元升值周期截至目前持续55个月,仅与第一轮升值周期持平,时长较第二轮升值周期相差19个月。
其次,美国相对全球利差仍将呈现上升趋势。在通常情况下,美国相对全球的利差变动往往提前于美元指数变动。2011年开始,该利差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尽管近期美联储表露出鸽派态度,但5个发达国家陷入负利率,新兴市场仍在寻求货币宽松。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的继续,美元在未来仍然有一定的升值空间。再次,美国的通胀水平并没有明显回弹。当前,全球通缩的压力没有得到根本缓解,而美国通胀水平也依旧在低位徘徊,并未出现向好趋势。所以,美国通胀大幅领先全球的可能性并不大,升值周期在短期内仍然难以逆转。
最后,美国较其他经济体仍更具增长潜力。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欧元区和日本经济仍然过度依赖于货币政策宽松的刺激,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而受大宗商品牛市终结和国际贸易失速的影响,新兴市场的经济仍未企稳。相对而言,经济复苏动力回升的美国经济仍然保持着较强的竞争力,进而将继续推动美元升值。
张明表示,在美元升值周期仍将持续的情况下,未来全球经济可能呈现出发达经济体相对新兴市场表现更佳的局面。具体来看,新兴市场的经常项目可能进一步恶化,而资金流出的压力也可能随着美联储加息等事件的发生而重现。新兴市场国家在未来一段时间仍有再次陷入经济动荡的可能,特别是对于币值仍存高估且依赖于大宗商品或前期加杠杆过度的新兴经济体而言,不排除有遭遇经济危机的风险,而引爆危机的“关键时点”也很可能出现在美元升值周期见顶之前。“尽管中国经济近期出现企稳迹象,但外需仍然疲弱、人民币汇率可能高估、大幅资本外流或再度出现,美元升值仍将会带来压力。”张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