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外汇)人民币贬值掣肘货币政策工具?
原标题:(今日外汇)人民币贬值掣肘货币政策工具?
金投外汇网11月21日讯,继G20杭州峰会和人民币在10月1日被正式纳入SDR货币篮子之后,人民币在10月开启了新一波贬值。
自9月30日以来不到一个月,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已经跌去1000个基点,贬值幅度超过1.5%。这是“8・11”汇改以来的第四波贬值,央行的汇率预期管理和国内流动性管理能力再次经受考验。
一方面,随着美联储12月加息预期再次升温,市场逐渐形成对人民币的单边贬值预期。央行高层也在不断向市场喊话稳定市场预期。10月25日,央行副行长易纲在《人民日报》的署名文章中称,人民币汇率将继续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但市场仍然非常关心:人民币会不会随着贬值预期升温而逐渐失控,央行又是否有意愿打破单边贬值预期?
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问题已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货币政策的制约因素,资本外流加剧对国内流动性造成被动收紧的效果,可能对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冲击。市场人士认为,央行在近期流动性管理实践中已逐渐转向结构性工具。但长期来看,汇率改革仍需继续推进,汇率的弹性和灵活度仍有待提高。
“小步快贬”
10月10日,“十一”假期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出6.7008,较上一交易日(9月30日)大跌230点,创下2010年9月来最低,也被市场广泛解读为“央行打开了6.7的铁底”。随后,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瞬间暴跌逾百点,短线波动剧烈。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开盘也暴跌268点,瞬间跌破6.7,最终官方收盘价报6.7028,收跌逾六年新低,较上一交易日大跌328点。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