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PPI续冲高 CPI大幅回升 短期货币政策易松难紧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21-11-11 14:02:20

原标题:10月PPI续冲高 CPI大幅回升 短期货币政策易松难紧

国家统计局周三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5%,环比上涨0.7%。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3.5%,创历史新高,环比上涨2.5%。据市场人士透露,保供稳价效果近期开始显现。预计PPI将迎来本周期最高点,PPI与CPI的剪刀差将逐步收敛。

此前,财联社“C50风向指数”调查显示,市场预估10月国内CPI同比将升至1.3%,PPI今年将继续创出12.5%的新高。

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对财联社表示,考虑到猪肉价格将继续回升,能源价格将继续传导至CPI,11月CPI同比涨幅可能继续小幅扩大。但CPI同比上涨至2%的可能性不大,中国总体温和的通胀态势短期内不会改变。

王庆还指出,未来PPI和CPI的整体传导效应仍将较弱,PPI向CPI传导受阻意味着价格因素对货币政策向稳增长的微调不会产生明显约束;其次,10月PPI与CPI剪刀差再创新高,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加剧。后续宏观政策将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包括财政减税降费,货币政策针对性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华泰证券的集合团队认为,在“滞涨样”环境下,供需保障仍是关键。近期煤电紧张有所改善,但在能耗和环保压力下限产措施仍在,上游原材料行业生产和修复弹性较弱。短期货币政策宽松容易收紧难,但要避免提振通胀预期。流动性供给有限弥补缺口,再融资等结构性政策起主导作用。如果房地产链下行需求拖累疲软的经济衰退,PPI快速下降,那么政策空间可能打开。

PPI同比继续创历史新高,后续PPI涨幅将快速收敛。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表示,10月份,由于国际输入因素和国内主要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PPI有所上升。据测算,10月份同比涨幅中,新涨价影响约11.7个百分点,较上月增加2.8个百分点。

东吴证券宏观团队对财联社表示,10月PPI继续创新高,煤炭和原油相关行业价格是主要贡献者。前者与三季度以来能源短缺下煤炭价格大幅上涨有关,后者与国际原油价格走强密切相关。

由于价格传导的滞后性和数据调研的时间性,10月中下旬我国黑色商品价格调整对10月PPI影响不显著,但会影响11月及后续年份的PPI增速。PPI同比增速高点可能已经出现。考虑到目前经济下行压力,“滞胀样”的格局可能接近顶峰。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表示,随着煤炭价格从高位快速回落,后续PPI涨幅将快速收敛,10月有望成为当前PPI上行周期的高点。10月下旬,由于煤炭供应和稳价政策持续加大,11月初动力煤价格回落至8月底的价格水平。同时,10月底以来,钢铁、有色、水泥等高耗能行业价格也开始回落,意味着11月PPI收窄是大概率事件。

CPI同比大幅上涨,PPI和CPI剪刀差可能从高点回落。

董指出,10月份,受特殊天气、部分商品供需矛盾、成本上升等综合影响,CPI上涨。据测算,10月份同比涨幅中,新涨价影响约为1.3个百分点,较上月增加0.6个百分点。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核心CPI同比上涨1.3%,涨幅较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国泰君安宏观首席分析师董琦表示,今年CPI峰值有望在11月突破2%至2.3%~2.8%区间。11月CPI上涨的主要驱动力将从蔬菜价格转向生猪价格。随着消费旺季的到来,生猪价格的季节性反弹仍在持续,将带动CPI大幅上涨。此外,11月份涨价贡献将达到0.7%,较10月份提高0.5个百分点,这也是11月CPI继续上涨的重要动力之一。

东吴证券宏观团队认为,新鲜蔬菜价格的超季节上涨是CPI上涨趋势的主要原因,主要受降雨天气叠加、部分地区疫情蔓延以及生产运输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在收储影响下,猪肉价格降幅收窄。随着因素的逐渐消退,CPI的大幅反弹是不可持续的。考虑到猪肉价格仍需磨平,消费政策需要时间才能生效。预计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CPI增速将保持温和。

财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吴朝明告诉财联,年初以来,PPI向CPI的传导呈现核心CPI、剔除猪肉价格的CPI和非食品价格走势,均与PPI高度同步。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下去。年内CPI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涨幅适中,全年中央水平处于“1时代”。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