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黄金》实物黄金投资兴趣浓厚 警惕三大投资误区
原标题:《国内黄金》实物黄金投资兴趣浓厚 警惕三大投资误区
实物黄金主要是针对黄金衍生品而言的,依据是否是国家法定发行为界定标准,主要划分金币类实物黄金和非金币类实物黄金。
从投资和收藏的角度来看,目前世界上的金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金币,另一种是纪念金币。普通金币。普通金币是主要用于黄金投资的法定货币,又称为投资金币或纯金币。
如我国的熊猫金币、孔雀金币,美国的鹰扬金币、澳大利亚的袋鼠金币、加拿大的枫叶金币,就属于这类金币。普通金币分为普制金币与精制金币两种,主要以普制金币为主。
另一种大类就是非金币类实物黄金。非金币类实物黄金是非法定发行,其发行不需经过国家央行的批准,但这类实物黄金也有一部分也是央行以外的权威机构发行,这一部分也具有较强的购买价值。
与账户金交易相比,大众投资者对于实物黄金投资的兴趣更加浓厚。但是,在实物黄金投资的过程中,人们也很容易陷入误区。
“藏金于民”是我国黄金消费的一大传统。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统计,中国的黄金消费量在全世界的占比已经越来越高,在一些月份,甚至超过了世界黄金第一消费大国印度。
与账户金交易相比,大众投资者对于实物黄金投资的兴趣更加浓厚。但是,在实物黄金投资的过程中,人们也很容易陷入误区。
误区1:黄金越纯越好
随着高纯金技术的应用,黄金市场又出现了新亮点,那就是Au99.999,又称万足金。不少金店也推出了高纯金金条、金币、金章等。一些消费者也把高纯金产品作为了投资对象。
高纯金产品并不适合进行投资。主要的原因在于它的定价机制不透明。在金交所的黄金报价系统中,并没有高纯金的报价,国际市场也没有对应的价格。所以投资者很难分辨其价格是不是合理。因此,投资实物黄金也并非越纯越好,流通性较强才是王道。
误区2:频繁买进卖出
近期,黄金价格走势低迷,然而市场上购金的热情并没有消退。主要的原因在于这几年黄金市场连续牛市,投资者看到的是只涨不跌的市场,一旦市场回调就当成了好的投资时机。
不仅如此,每次黄金价格涨幅较高时,到银行前来办理黄金回购的客户数量也大幅增加。事实上,很多人都把实物黄金当作了波段操作的工具,频繁地买进卖出,以获得其中的差价收益。
对这些投资者来说,必须考虑两个问题。
一是波段操作的成本很高,实物金条在出售时采用加价销售的方式,高于当时的黄金市场价格;而在回购时,则需要按照3~10元/克的水平收取手续费。因此,只有黄金价格的上涨达到一定的水平,才有可能弥补其中的成本。如果投资者选择账户金,而不是实物金来进行波段操作,就可大幅降低其中的成本,增加自己的获利。
第二个问题在于,尽管这几年黄金市场连续呈现牛市行情,但是从来都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投资者在市场的回调中也需要认清基本因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误区3:偏好纪念型金条
实物金条是最常见的投资工具。实物金条通常分为两种,纪念型金条和投资型金条。主要的区别在于两者的工艺不一样,纪念型金条往往设计精美、工艺精湛,更受消费者的追捧;而投资型金条则工艺较为简单。
如果从投资成本的角度来考虑,投资型金条更加适合作为投资对象。原因在于,实物金条在销售时都会在实时黄金价格的基础上收取一定的加工费、仓储费等,与纪念型金条相比,投资型金条的溢价较低、流通性更强。
银行的品牌金条也推出了不少溢价较低的投资型金条,定价时一般以即时黄金价格为基础,加收20元/克的溢价。如果是以投资为主要目的的话,这一类型的金条是更为合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