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经验)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关键:货币金融和重启制造业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2-04-17 11:10:13

原标题:(外汇经验)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关键:货币金融和重启制造业

刚刚履新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向松祚,师从“欧元之父”、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在理论界和金融实践领域都有不俗表现,对很多问题见解独特,一直备受业内关注。

向松祚曾在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特区分行和多家企业任职,并任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华友世纪的董事长。有金融实践作为基础,使得他后来转向理论研究水到渠成。虽然他笑称自己经常有很多“奇怪的想法”,但他对于美国经济史和全球金融史,尤其是全球金融体系演变有着相当独特的见解。这是一种既不同于“阴谋论”、也不同于“规律论”的独到观点。

他认为,当今全球金融体系的基本逻辑是:全球货币扩张→全球信用扩张→全球资产价格泡沫→泡沫破灭和崩盘→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和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或衰退萧条→扩张货币(低利率和量化宽松)救市和刺激经济复苏→扩张的货币和信用流入虚拟经济→新一轮资产价格泡沫迅速产生→新一轮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导致危机→开启新一轮救市和经济刺激措施→新一轮货币信用扩张应运而生……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种逻辑导致了全球金融大变局,使得全球金融不稳定性急剧恶化。

他认为,全球货币、金融和经济体系的深层次矛盾和重大难题的根源,就是以美联储为首的全球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伯南克泡沫”。其最大危害就是加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资源占有失衡,财富分配不公,发展机会不均”。以“伯南克泡沫”制造全球通胀,转嫁危机成本,转移世界财富,吞噬各国外汇储备,加剧全球金融动荡,被他形象地称为“美元吸金大法”。他认为,“伯南克泡沫”和“美元吸金大法”相互促进,相互加强,共同构成了当今世界货币金融格局最重要的变化,那就是全球制造业中心与货币金融中心的快速背离,即全球真实财富创造中心和一般购买力创造中心的快速背离。

向松祚称,这一现象是人类经济数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它对全球产业格局、资源配置格局、大宗商品价格和全球价格体系、财富分配格局,都具有极其深远的重大影响。如果不能消灭或遏制“伯南克泡沫”的泛滥和“美元吸金大法”持续兴风作浪,新兴市场国家(包括中国)极有可能陷入“贫困性增长困境”(生产得越多,出口得越多,相对收入水平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会越来越低)。

向松祚提出,货币霸权、金融中心和超级强国往往三位一体,如影随形。他认为,人们习惯从贸易结算、汇率制度、货币政策、储备资产等角度去观察国际货币体系,这是很不完全,甚至是非常错误、非常危险的。金融危机告诉人们,应该从国际战略角度、从全球财富和收入分配角度、从国家兴衰角度、从大国竞争角度去观察国际货币体系和全球价格体系。他认为,全球价格体系从来就不是一个公平公正的价格体系,而是金字塔体系,金字塔的顶端是储备货币的发行,它决定了全球流动性总量和价格水平,第二层是全球债券市场,它决定谁有能力和以多少代价获得全球资金,第三层是全球股权价格,它决定各国公司和企业的价值,第四层是全球战略资源价格,即通常所说的大宗商品价格,第五层是最终商品价格。掌控全球储备货币和金融中心,就掌控了全球价格体系金字塔的最顶端或制高点。

全球经济金融的制高点就是储备货币和金融中心。这也解释了美联储敢于制造“伯南克泡沫”、美国能够肆意放纵“美元吸金大法”的原因。

他提出,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关键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遏制或消灭“伯南克泡沫”和“美元吸金大法”。途径有两条:一是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中国)尽快成为全球货币金融体系的强大竞争者,占领全球货币金融制高点,二是发达国家重启制造业。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