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技术:改革转型时期中国货币政策非常规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4-04-11 17:13:45

原标题:外汇技术:改革转型时期中国货币政策非常规

中国人民银行(PBOC)行长周小川今天在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央行的未来”分论坛上表示,中国货币政策一直是非常规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主要是量化宽松,理论上这会造成低利率甚至是零利率。中国还没有达到实施传统货币政策所必须具备的所有的经济条件。

周小川称,过去十年当中,很多国家采纳了瞄准通胀率的货币政策,主要靠央行的政策利率来实现这样一个目标,这就是常规货币政策。非常规货币政策指的是由于条件发生了变化,使得传统的货币政策不再能够起到其应有的效果,而不得不动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就是量化宽松。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仍然处于一个改革转型期,中国还并没有达到实施传统货币政策所必须具备的所有的经济条件,必须要进行很多金融行业的改革,必须要纠正、改进银行业一些状况,必须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要以一些非常规方式发展资本市场,所以实际上我们的货币政策和很多其他国家相比,一直是非传统的。

他表示,从理论来说,非常规货币政策实施是为了应对形势,造成低利率甚至是零利率的状况。

周小川称,如果将来能够走出零利率、低利率环境,就不必要再去实施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将来有可能可以回归到过去十年的货币政策当中。但是金融危机也带来了几个新的问题,金融稳定非常重要。如果出现任何金融不稳定,有可能再次动用非常规货币政策加以应对。另外一个可能性是,很多新兴经济体一旦出现了不正常的资本流入或者流出这种情况,或者碰到汇率反常情况,这也可能造成有关国家央行再次动用非常规货币政策进行干预。

他介绍称,考虑到两场金融危机,第一场是当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当中中国使用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加以应对,创造了一个非常低利率的环境。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当中,中国在08年底、09年初推出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既有货币政策组成部分,也有财政政策组成部分。

周小川还提到,不好说就业是货币政策最重要的目标,通胀可能更重要。在传统时期,低通胀目标在央行多目标中是最重要的。

央行历来强调货币政策调控主要指标是四个指标,低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新增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状况。不适宜将来把就业作为货币政策最主要目标。恐怕对央行来讲,还是通货膨胀率更重要一些,但是就业也会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参考指标。

他强调,若经济增速过于偏离目标水平,央行或采取微调措施。

周小川还表示,中国央行是政府的一部分,与其他监管部门协作对转型期的中国有益。中国当前信贷增长速度比较平稳,不算太高。真正实现人民币更大范围国际化,确实应该先实现人民币的可兑换。比特币本来也不是央行启动的,也不是央行批准的一个币,我们也谈不上什么取缔。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