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管理》强势美元遭争议 美国经济增长放缓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5-06-23 11:26:36

原标题:《外汇管理》强势美元遭争议 美国经济增长放缓

美国5月份的工业产出连续第六个月下降,美国媒体认为,在经历第一季度的疲弱之后,美国经济在第二季度重拾增长的动能依然不足。而导致该国经济复苏乏力的关键因素是全球需求疲弱以及强势美元的影响,尤其是美元自去年夏天以来大幅上涨近20%,使得美国出口受到冲击,整体经济也遭遇了负面影响。

强势美元遭争议

纽波特认为,强势美元正在使得美国经济放缓,尤其表现在制造业领域。美国出口比一年前下降了5%,强势美元要负一半的责任,另一半责任则归咎于油价下跌

半年已经过去了,美国经济复苏却日趋减缓,有人简单地将理由归结为:天气严寒、港口罢工、消费者谨慎、石油业投资剧降等。然而,在美国国际调查公司IHS环球透视经济学家帕特里克·纽波特(Patrick Newport)看来,是强势美元阻碍了美国经济增长。

帕特里克·纽波特在哈佛大学经济系获得博士学位,自2009年以来一直任职于IHS,他最擅长对经济的长期走势进行预测。

“我认为强势美元正在使得美国经济放缓,尤其表现在制造业领域。美国出口比一年前下降了5%,强势美元要负一半的责任,另一半责任则归咎于油价下跌。”纽波特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2014年末,美国经济增长走强,许多机构都预测,2015年美国经济会强势反弹。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乐观地预测,2015年美国GDP增速可达到3.1%。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也预测经济至少会扩张3.4%。

然而,乐观情绪并没有延续,进入2015年以来,美国经济缺乏有说服力的复苏证据。消费增长停滞,企业投资下降,特别是能源板块投资下滑严重。3至4月,关于美国经济的坏消息不断传出,5月份时,投资和出口均出现波动。数据显示,第一季度GDP事实上从之前的0.2%下滑至-0.7%。

为什么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会从去年夏季的5%降低到了这个冬天的-0.7%?纽波特认为,美国出口下降,约有半数可归因于强势美元。美国企业,无论大型或小型,数月来都在其季报中指责强势美元。就连最近美联储的褐皮书报告中,也充斥着企业指责美元创伤其销售的言论。

纽波特解释道,当美元走强,美国出口的商品和服务就会变得更加昂贵,而进口的则会变得更加廉价。但制造业竞争力会受损,表现为企业所有者的利润被压缩,员工薪资降低,就连那些围绕着企业的供需链条建立起来的相关企业和员工也不能幸免。

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一年,美元兑贸易对手国货币升值了约20%。如此大幅升值至少会让美国GDP增长率减少一个百分点,难怪许多企业苦不堪言。自去年夏天开始,强势美元的威力就显现了出来,出口自大衰退以来首度下降,进口则大幅上升。今年第一季度,贸易赤字扩大,让美国GDP增长减少了1.9个百分点,去年第四季度也减少1个百分点。

在纽波特看来,美元走强或许一定程度上会恶化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但美元强弱对美国经济金融的综合影响远远不是那么简单。美元和美元汇率也远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涉及到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等方方面面。

早在克林顿执政后期,也就是1995年至2001年,美国前财政部长罗伯特·鲁宾就宣称:“强势美元政策符合美国的利益。”在政府的支持下,美元地位大幅回升,1992年,各国央行的外汇储备仅有46%是美元,而到了2000年,这一比例上升至70%。

在当时,强势美元政策也是美国国内利益集团博弈的一个结果。制造业和农业偏好弱势美元,而服务业和金融业偏好强势美元。制造业和农业往往对应的是货物贸易的出口竞争力,而服务和金融业则代表着美国最有优势的产业。

鲁宾曾担任过高盛的总裁,有着华尔街式的思维,其强势美元政策在当时的核心内容是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遏止美元的颓势,容许美元汇率的适度高估,解决美国经济中面临的问题,促进美国经济增长。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强势美元政策符合美国利益”的观点得到了克林顿政府的赏识,国家整体政策也利好金融业扩张。

鲁宾的这一主张似乎也适合于今天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后的美国,当美元地位被削弱,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时,强势美元可以巩固遭削弱的美元全球霸主地位。然而,有所得必有所失,美元的地位虽然稳固了,但美国经济复苏却出现了波折,这与奥巴马总统重振制造业的目标产生了冲突。

事实上,奥巴马也视强势美元为一大难题。他在G7峰会上不小心抱怨了一句“强势美元可能成为问题”的言论,立刻引来媒体的热议。最终白宫出面澄清后才消除了市场的担忧。

纽波特认为,虽然强势美元不利于净出口,也不利于削减贸易赤字,甚至会抑制消费。然而,强势美元政策当前也符合美国利益。因为美国可以吸引全世界的剩余资金流入国内,从而促进美国投资;强势美元还可以配合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措施的同时不带来高通胀;通过强势美元政策吸引外资流入,降低银行利率,最终还可以刺激消费和投资,利用快速发展的证券市场,引导资金流向高新产业,鼓励企业重组和调整,增强在全球的竞争力,以此来支持美元的强势地位。

饮料企业被拖累

强势美元带给跨国企业的噩梦才刚刚开始。纽波特认为,美元汇率对美国企业营收的影响可能会持续3至7年

现阶段,美国政府并没有重申“强势美元符合美国利益”这一关键,那么“强势美元真的是美国经济的敌人吗”?

纽波特称,从美国大型饮料企业近年来的销售和利润数据就可以窥得一二。不管是啤酒还是软饮料企业,它们销售最成熟的市场莫过于北美和欧洲,而美国经济去年以来的温和增长,已经给这些软饮料企业带来了收益。但就在他们喜获丰收时,强势美元却削弱了这些企业的国际营收。

由于发达市场过于饱和,全球领先的啤酒制造商百威英博(Anheuser-Busch InBev,)、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最近一直试图打开新兴市场国家市场,因为这些国际市场给他们带来了可观收入。

百威英博集团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其中美国、巴西和中国是其全球最大的三个市场,2014年国际市场销售量占到百威英博总销售的70%。数据显示,百威英博已经控制了巴西约69%的啤酒市场,美国的市场占有率也高达47%,中国市场占有率为14.1%。虽然全球经济形势不佳,但该公司在新兴市场的销售量并未受多大影响。

不过,让百威英博公司意想不到的事,外币贬值使得其净销售为负5%,去年全年增长仅为3.5%。这一利润缩水也直接影响到了百威英博在新兴市场的资产并购计划。百威英博5月份公布数据称,2015年第一季度扣除汇率及收购影响后营收按年增长6.2%,至106.05亿元美元,升幅胜于市场预计的3.6%。然而,受美国市场拖累以及美元强势,该公司第一季度啤酒销量自然下滑1.0%。

以百事可乐为例,美国以外的市场占到该公司市场份额的49%,但是2014年其收入只是微增。仔细分析其销售量,来自俄罗斯、墨西哥、加拿大、英国和巴西的净营收超过了22%,其中在新兴市场的销售额去年增长了9%。然而,净收入却比2013年下滑了1%,究其原因还在于利率问题,因为美元太强,外币贬值严重,拖累了企业全年的净销售额和核心利润。

可口可乐公司的形势也不乐观。数据显示,受美元汇率影响,可口可乐去年第四季度净盈利骤降55%为7.7亿美元,而上一年同期为17.1亿美元。由于可口可乐公司的大部分利润来自海外销售,因美元走强产生的汇兑损失使其营收至少缩减了7个百分点。剔除汇率变化和特别费用后,该公司的盈利为每股44美分。可口可乐的多数利润都来自于海外市场,该公司曾在2月份发出警告称,美元走强可能会导致其2015年的税前利润减少7至8个百分点。

不光是饮料行业深受强势美元冲击,其他拥有大量海外业务的美国企业都遭遇了“双重打击”。这些公司的海外市场营收和获利换算成美元后价值缩水,与在货币贬值国家进行生产的对手相比,其成本竞争力也相对下滑。

据高盛数据,国际营收占标普500成份企业总营收的1/3,而科技、材料、能源和工业企业则超过40%。在一季度,近1/5的标普500指数企业对第一季度获利发布预警,而至少49家企业提到了美元汇率对财报的影响。据统计,受美元汇率波动影响,北美上市公司仅第一季度就损失逾250亿美元的营收。

然而,强势美元带给跨国企业的噩梦才刚刚开始。纽波特认为,美元汇率对美国企业营收的影响可能会持续3至7年。或许不会每季度都有所体现,但随着美元升值,美国企业、主要是跨国企业获利将长期面临风险。

美联储何时加息

纽波特指出,美元的持续升值对制造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强美元使得美国制造商品在海外的价格更高,如果美联储真的在9月份开始加息,美元升值的趋势很可能还将继续

纽波特担心,美联储加息可能会加速美元升值。今年以来,美联储也表达了对强势美元的担忧。3月,美联储主席叶伦说,强势美元是出口疲软的一项原因;在4月份的会议记录中,有委员担忧美元走强的冲击,可能较原先预期更大,且持续更久。6月17日,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继续延迟加息。但纽波特预测,美联储将在9月份加息,加息步伐快慢将最终取决于经济数据的好坏。

鉴于强势美元可能对其他经济体产生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世界银行近日先后呼吁联储延后加息。世行称,如果美国今年晚些时候加息,可能导致全球金融条件收紧,给新兴经济体带来挑战。在此之前,IMF就警告,美国加息可能导致国际资产组合剧烈调整。

然而,这些声音并不能掐断美联储加息的决定。6月17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例会后表示,美国经济在年初出现一些变化后开始温和增长,但是首次加息时间仍要根据经济发展状况伺机而动,多数与会者认为应在今年年底前启动加息。此外,美联储还大幅下调了美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2.3%-2.7%下调至1.8%-2%。

纽波特指出,美元的持续升值对制造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强美元使得美国制造商品在海外的价格更高,如果美联储真的在9月份开始加息,美元升值的趋势很可能还将继续。而从上半年的最后一次议息会议可以看出,美联储已经暗示会在今年年底前加息两次,且每次25个基点,不过尚未就加息时间作出决定。

美联储一旦加息,美元继续走强将对美国的贸易伙伴经济造成冲击。欧元继续承压,加重欧元区负债国家财政赤字,很多国家开始效仿希腊反对紧缩措施,并有意终止一系列经济改革计划;在汇市,澳新货币、欧元和亚洲货币的疲软,尤其是俄罗斯等国货币大幅贬值,与美元强势都不无关系。新西兰元跌至4年新低,导致澳大利亚央行降息预期升温,打压澳元降至5年来的低位。

随着美元升值,资金将迅速撤离新兴市场,对很多国家造成的冲击往往都不小。亚洲和拉丁美洲就分别在1997年和1987年因美元升值而受到打击并发生金融危机。今年的加息,首先遭冲击的还是发展中经济体,尤其是传统资源出口国经济将深受其害。因为美元走强对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形成巨大压力,给部分严重依赖资源产品出口的新兴经济体如俄罗斯、巴西、委内瑞拉、尼日利亚、墨西哥等国经济会造成重大打击。

此外,新兴市场的股市目前正处于自1990年以来最长的跌势。MSCI东南亚指数目前已从4月底的高位下滑了将近9%。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等地的股市都出现抛售的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美国经济和美联储加息时间有所担忧。

生产率是最大挑战

纽波特警告称,虽然周期性复苏仍在继续,但如果全要素生产率不能恢复至2%的水平,经济形势会长期继续承压

在被问及“美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时,纽波特回答道,“在我看来,美国经济当前最大的挑战是生产力放缓。去年第四季度下降2.1%之后,今年第一季度非农生产力再次下降3.1%,较初值1.9%出现大幅暴跌。这是自1993年以来美国非农生产力首次连续下跌,意味着经济状况萎靡,给美联储加息带来了极大不确定性。”

“第一季度生产力下降,第二季度又出现反弹,也许短期内看不出生产力出现下滑,然而,如果专注于连续四年的生产率周期数据就会发现,劳动生产率增速还不足1%,而50年来的平均增速都在2.0%。”纽波特分析道。

纽波特的担忧不无道理。美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在1920年到1970年平均每年增长2%左右,但1970年到2014年的年均增幅只有0.7%。而要想创造出繁荣的全要素生产率,就必须在不增加劳动力或资本的情况下创造出额外经济产出。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况,纽波特的回答是:“这是个谜!”他表示,这是个困扰美国许多经济学家的谜,就连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在5月25日的专栏文章中也试图解释,“我想用技术来解释这一现象,但最终我也没弄出一个合理的答案,其他人也给不出好理由。”

纽波特引用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戈登的话称,“数字电子化革命已经开始让报酬递减,与电话、电气化和喷气机等前几代发明创新相比,互联网和相关数字技术并没有带来累累硕果,所以美国的生产率增长和经济繁荣迟滞了。”他认为,美国经济的长期繁荣离不开创新带来的经济增长。纽波特警告称,虽然周期性复苏仍在继续,但如果全要素生产率不能恢复至2%的水平,经济形势会长期继续承压。

在谈及美国经济时,吸引大家注意力的往往是非农就业人数、CPI、GDP、零售额等数据,因为它们能充分反映出经济短期的表现。但在判断经济长期走势时,像纽波特这样的经济学家最看重“生产率”指标。

据统计,2014年全年美国的生产率上升了0.8%,低于2013年的0.9%。生产率这个不怎么为人所关注的指标一旦下降,对美国经济意味着什么呢?纽波特称,生产率低下会阻碍经济的增长,因为只有就业人数增加或者每位工人的产出增加,经济才能实现增长。随着婴儿潮一代退休、失业率维持在5.7%这一接近正常的水平,必须更多地依靠提高生产率来推动经济增长。否则,生产率低、增长缓慢的经济最终将导致工作岗位的减少。

生产率的高低与美国经济长期繁荣息息相关。英国《金融时报》曾撰文称,美国经济长期繁荣取决于每个美国人提高生产率的能力。它影响着美国经济的方方面面,比如:从何时应该加息到何时应该停止加息;从美国债务的可持续性到每家公司的最佳投资水平等。

从短期来看,较低的生产率增长有利于就业市场,由于每位工人的产出有限,企业主不得不雇佣更多的工人来满足增长的需求。其实,美国经济在从2007-2009年经济衰退复苏的过程中,生产率增长一直比较疲软,这在当时助推了就业。然而从长期来看,低生产率会挤压雇主的利润,因为企业盈利难以跟得上人工成本的增长。

当前美国经济数据传达出的市场信息很混乱,但纽波特对美国经济下半年复苏表示乐观。他表示,“近期公布的数据的确很混乱,但仔细分析会发现,大部分经济数据是积极的。就业数据很稳健,这是美国经济复苏的关键指标。预计美国GDP在今年最后3个季度的增长率分别为2.1%,3.0%和3.1%。”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