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外汇)中国经济体已经崛起 人民币汇率迟早要浮动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6-04-12 13:49:36

原标题:(国际外汇)中国经济体已经崛起 人民币汇率迟早要浮动

金投外汇网4月12日讯,中国经济体量已接近甚至超过美国,因此必须有独立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以应对不同于美国的国内经济问题。同时中国也是第一贸易大国,2015年外贸总额近4万亿美元,跨境资本流动管制的效率很低。国际经济学著名的三元悖论(Trilemma)告诉我们,如果承认前面两点,就意味着人民币汇率迟早要浮动。

问题是什么时候浮动?或者说,什么时候扩大汇率弹性,最终实现让市场决定汇率?不少学者认为短期应继续维稳,以等待更好的时机。不少学者认为当局应在中国经济基本面还算平稳时尽早主动行动,做成这件迟早要做的事,避免到基本面恶化后被迫行动,错过曾经有过的“机会窗口”。

实际上,把人民币汇率维稳在当前高位,恰恰在阻碍中国经济基本面的改善。首先,高估的汇率让出口业失去国际竞争力,阻碍出口复苏。当局应当认识到,2015年的外贸顺差并不是因为我们出口强劲,而是因为进口疲弱,其中大宗商品价格暴跌起了重要作用。如果汇率持续高估,随着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外贸形势可能随时逆转,顺差变成逆差。(此外,东部地区不断攀升的房价还在帮倒忙:推高劳动力成本,进一步削弱出口行业国际竞争力。)

其次,人民币贬值预期和美元加息预期的同时存在,导致中国不可能真正实行宽松政策。我们虽然还有降准空间,但是降准最多可以对冲因资本流出导致的基础货币收缩,而降息空间基本被美元加息预期封死。实际上,PPI的通缩和2%左右的短期无风险利率意味着我们还在搞货币紧缩!

我们不能指望“美元加息步伐放慢”,指望美联储为中国货币政策宽松提供空间。美国货币政策松紧取决于美国国内就业和通胀情况,其中有一样超出预期就会加快加息步伐。中国经济减速虽然最终也会反馈到美国,但是高估的人民币汇率同时起到支持全球总需求的作用(高估的汇率让中国人在全世界买买买),延缓这一过程。欧元区和日本的QE和负利率实质上就是竞争性贬值,而中国还在做活雷锋,何苦。

不出意外的话,PPI通缩还会继续,而且最终会传导到CPI。通缩会加重企业与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让去杠杆过程更加痛苦。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们曾经经历类似今天的去产能、去杠杆和通缩。当时我们启动房地产业和加入WTO,同时扩大内需和外需,不仅摆脱困境,而且启动了新一轮高增长。二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已不太可能找到新的高增长引擎,用高增长解决产能过剩和杠杆过高问题。我们可能不得不适应潜在增长率下滑的事实,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冲经济下行周期。可是问题是,当前刚性的汇率政策束缚了货币政策手脚。

刚性的汇率制度来自对浮动和大幅贬值的恐惧,怕民众恐慌,怕国内和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可是这一天总是要到来,我们有什么依据认为一两年后有比现在更好的时机?

虽然当前经济基本面不算好,但还算平稳。我们的消费增长依然稳健,外贸依然保持盈余,一二线城市房地产销售还颇为乐观。最后,我们仍有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足以在汇率冲关时为市场提供稳定预期。如果一两年后,经济仍然不见好转甚至恶化,而外汇储备因资本持续流出而大幅下降,我们就将失去汇率改革的主动权。实际上,笔者判断如果没有包括汇率改革在内的重大改革落实,一两年内经济不见好转属大概率事件。

我们其实不用担心民众恐慌。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消费和投资活动在国内,并且以人民币计价,汇率一次性贬值以及之后的波动不会严重影响到国内经济活动。相反如果继续维稳汇率,将贬值预期固化,反而会扭曲居民和企业行为:人们会有动机和时间过度囤积外汇,对汇率敏感的资金会通过各种渠道流出。实际上,为了维稳汇率,当局必然加强对外汇套保交易和跨境资本流动的管制(这些已经在发生),影响正常的外贸和投资活动,给各路跨境投机者和套利者送红包——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资本管制只能管住老实人。

我们也不用担心其他国家的反应。主要贸易伙伴国基本都比我国更有汇率弹性,人民币汇率政策变化后,他们的汇率自然马上调整。其他金融市场也一样,短时大幅波动在所难免,但这也是必要的调整。该来的总是要来,波动恰恰是弹性表现,中国扩大汇率弹性,世界经济垮不了。

从当前“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转型到浮动汇率制度,我们可以采用一步到位实现浮动,也可以采用动态目标区管理作为过渡。无论哪种路径,汇率和金融市场的短期波动都不可避免,也正因如此,汇率“冲关”要在我们尚有实力时行动。就像治病不能等待身体好转,因为病会让身体更加虚弱,更加经受不起手术和药物。

当然,汇率弹性和货币宽松并非万能,只是为改革和转型创造更有利的环境。要让人民币扭转弱势,我们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苦练内功。实际上,改革绝非不解近渴的“远水”。中国经济潜力依然巨大,改革的实际行动,而不是口号,可以分分钟扭转市场对中国经济和人民币汇率的预期。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