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收入)人民币转向市场汇率制 中国汇率勿紧盯美元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6-05-18 13:50:43

原标题:(外汇收入)人民币转向市场汇率制 中国汇率勿紧盯美元

金投外汇网5月18日讯,央行是通过卖出人民币来买入外汇储备的,外汇储备的大幅增加也就意味着中国基础货币的大幅度增加。所以,很多人觉得房地产的泡沫是中国货币超发造成的。但这其实和中国的汇率过于盯住美元有关。如果中国汇率当时更市场化、汇率能大幅度调整,中国房地产的泡沫也许就不会那么大。

汇率制度变化,包括资本账户开放的问题,是中国今后一两年很重要的问题。中国需要经历一个将汇率从盯住美元到逐渐市场化的过程。一定要解决跟美元脱钩的问题,要盯住一篮子货币汇率,而非盯住美元。如果汇率问题解决不好,资本账户不能真的开放,人民币国际化也无从谈起。

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和转型的问题不应该也不能够靠人民币贬值来解决,解决中国目前的问题不能只依赖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希望公众盼望已久的实体经济的结构性改革能够尽快有实质性的推进,不然中国很可能会遇到汇率不得不大幅贬值或外汇储备大量流失的困境甚至危机。

理性看待人民币汇率波动

记者:近期,一些市场人士担心人民币贬值。您如何看待人民币汇率走势?

张春:说人民币有贬值压力,并不太准确。事实上,人民币只是最近才对美元有所贬值,而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和有效汇率(即对一篮子货币的平均汇率)最近几年是大幅上升的。所以更准确地说,人民币目前只是对美元有贬值的压力。

这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一,最近十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有超过20%的升值,最近两年,美元又对世界主要货币有20%-30%的升值,人民币基本是盯住美元的,因此事实上人民币有效汇率(对一篮子平均汇率)升值得更多;其二,中国经济增速下行,经济的改革和转型有很大不确定性,这应该是三者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其三,中国企业和居民资产全球配置的需求增大(卖人民币来买外币)。

记者:您认为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有哪些?

张春:一直以来,对汇率究竟受哪些因素影响和决定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大多数经济学家认同长期实际汇率由生产率提高、GDP增长率、经济改革开放等基本面因素来决定,长期名义汇率会满足购买力平价,即:国外物价=中国物价×汇率。而短期名义汇率水平则受资本流动和预期影响很大,并且遵循利率平价,即:国外利率=人民币利率+人民币预期升值率,但在资本和金融账户管制时不完全成立。

2001年至2013年左右,人民币汇率水平经历了一个由被低估到平衡的过程。在中国还未加入WTO未对国际市场大规模开放时,购买力平价并不成立,当时中国的货物和资产显然更便宜,即:国外物价>;中国物价×汇率。中国加入WTO对世界开放后,以上不等式就会有压力而回归等式,这时人民币就需要升值,不然中国物价会上涨。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