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基础》通胀率越振越低 中国成全球央行眼中的“刺”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6-07-04 17:33:06

原标题:《外汇基础》通胀率越振越低 中国成全球央行眼中的“刺”

金投外汇网7月4日讯,知名财经博客Zerohedge称,随着中国进一步推低人民币汇率,必须注意到(人民币贬值)对全球其它经济体(美国、日本和欧洲)通胀预期所产生的影响。随着全球央行政策制定者们激进地试图提振通胀,且在此之际全球负收益债券规模已经飙升至惊人的11.7万亿美元,中国可能正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这一努力。

国际投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认为,过去一年人民币兑欧元、日元和美元均走贬,同时这又帮助解释了日本和欧洲的通胀率为何总是不达标(2%)――在这方面,美国也不例外。

大摩继续注意到亚洲的产能过剩问题,称其连同不断走贬的货币将继续导致更低的出口价格,继而推低未来的通胀预期,这可以从美联储青睐的长期通胀预期指标――未来五年之五年期通膨损益两平率看出。

大摩同样观察到,发达市场的通胀走势主要受到中国物价走势的影响,且全球债券价格的反弹(特别是在美国)将继续推高美元指数,并令物价进一步承压。

大摩总结道,随着过剩产能的状况持续下去,通缩压力将很有可能继续存在。以钢铁行业为例,钢铁行业的产能已经增加3500万吨。

那么如何估算全球通缩压力呢?考虑到大部分通缩压力可能源于中国,因此从中国方面着手应该会比较接近全球通缩压力值。中国的PPI同比降幅已经从5.9%降至2.9%,但过去几个季度人民币汇率却下跌11%之多,这表明从中国进口的物价水平已经下跌了5%。

在G10成员国中,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日本最有可能受到这种下行的进口压力,因为其GDP对从亚洲(除日本外)地区进口的依赖更大。

周一日本央行短观调查显示,日本企业6月通胀预期较三个月前小幅下降,令人益发质疑央行宣称的,大举印钞将加快物价上涨并达到2%目标的说法。

调查显示,日本企业预期,未来一年消费者物价平均料上涨0.7%,较三个月前的预期下降0.1个百分点,且与央行2%的目标相比还有一段距离。

本项调查结果凸显出日本央行所面临的挑战。央行为了加速实现2%的通胀目标,已对经济挹注庞大现金,盼能刺激企业及家庭因预期未来通胀将上升而选择在当下就消费。

其实早在去年人民币“8.11汇改”后,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顶级全球策略师Albert Edwards就曾表示,人民币贬值会带来全球通缩。他当时表示,通货紧缩的狂潮从亚洲蔓延至美国和欧洲,并带来经济崩溃。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