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被骗)货币紧缩来袭 中国保汇率还是保外储?
原标题:(外汇被骗)货币紧缩来袭 中国保汇率还是保外储?
今年年初以来,人民币由跌转升,外汇储备也连续上升。但年中之后,人民币又开始缓慢贬值。未来人民币汇率将如何变化,要看懂其中变化,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十九大以后,中国维持GDP增长的压力有所放松。2010年至2016年,中国年度经济增速由10.6%逐渐下滑至6.7%。与此同时,单位信贷能够驱动的经济增长显著下降,要实现单位经济增长所需的信贷投入显著增加。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渐企稳,保增长的压力开始消退。这将给中国的财政、货币政策更大的操作空间。
2.防风险、去杠杆仍是未来数年内的核心工作。信贷驱动的经济增长难以为继,并且2008年之后的信贷宽松已经使中国累积了巨量的债务。十九大报告再次重申了建议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的双支柱构架,明确金融强监管的态势将在十九大之后得以延续。资金宽松时代已经结束,中国央行未来将是中性稳健,略偏紧的思想主导货币政策。一是为了改变金融资源脱实入虚的状况,增强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程度;二是为了遏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爆发。
3.全球主要央行进入紧缩周期。美国、英国已经开始动手,欧洲央行也有了时间表,仅有日本央行还在持续宽松政策,但幅度也有收缩。全球货币政策格局已经进入货币政策正常化的道路,国际利率将在未来两三年逐步上升。
4.全球货币紧缩和中国去杠杆,双重压力会挤压实体行业获得资金的难度与成本。为了促进金融业脱虚向实,确保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能正常融资,中国央行还要采取“定向降准”、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为市场补充流动性。为了不人为造成局部风险爆发为全局性的风险,中国货币政策可能滞后于美欧央行。
5.如果中国不跟随主流市场加息,内外息差扩大会加剧人民币贬值压力。短期可能出现资本外流、人民币贬值及外储减少情况。随着美欧央行加息、缩表的进行,美元、欧元汇率将稳步向上,中国将再次面临“保汇率还是保外储?”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