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通胀预期是否真是“狼来了”?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21-04-13 16:43:06

原标题:美国通胀预期是否真是“狼来了”?

美国将于当地时间周二公布3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数据。去年疫情高峰期,美国物价水平也因经济活动暂停而停滞不前。但目前物价同比涨幅有望回到爆发前的水平,观察人士甚至预测未来几个月可能会进一步上涨,可能会影响美联储未来的进一步政策走向,从而引起目前的特别关注。

事实上,在美国就业环境大幅改善、疫苗接种运动持续推进的3月份,美国市场投资者的担忧已经从疫情和就业困境转向未来通胀可能上升的前景。一方面,如果通货膨胀水平过高,可能会影响美元计价资产的维持价值,使市场发生变化。同时,通货膨胀会侵蚀人们的购买力,挤压企业的利润率。更重要的是,一旦通胀超出预期,美联储将被迫提前转向收紧货币政策,这将使股市和债市的流动性面临更严重的打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上周末的讲话中承认,他不希望通胀率一直高于2%的目标。

无论如何,当美国疫情逐渐消退,经济趋于重启时,消费需求的重新出现,再加上美国政府发放的额外援助资金,会推动价格短期内快速上涨的趋势,尤其是在全球供应链仍不顺畅的背景下,导致供需关系紧张。接种疫苗后,人们迫不及待地出去消费和旅游,这将把大量沉淀的现金流集中到消费领域,增加价格压力。

即便如此,美联储等经济研究人员近期也强调,价格加速的上行趋势只是暂时的情况,因此美联储未来加息的时机不会改变。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之前确实第一次直接提到通胀前景的影响,这意味着从现在开始,月度通胀数据报告将尤为关键,是否与美联储的预测一致将直接决定未来的政策和市场走向。

目前各方预计,美国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月份将录得0.2%的增速,同比增速将从2月份的1.3%升至1.5%。与此同时,整体CPI将录得0.5%的月度增长率,年增长率将从2月份的1.7%飙升至2.5%。但少数观察人士甚至不排除,在油价上涨的推动下,CPI甚至同比上涨了3.5%,在2020年1月疫情爆发前,美国的整体CPI一度上涨至2020年1月的2.5%。

巴克莱(Barclays)美国经济问题高级专家布莱丽娜·乌鲁奇(Blerina Uruci)表示,目前该机构仍对未来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并认为在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期间,随着经济进一步自由化,美国消费市场面临的供应瓶颈将逐步得到解决,因此通胀中期内保持上升的压力不大。核心通胀率可能在5月份达到2.3%的峰值,但在下半年将回落至2%以下。

乌鲁奇指出,美国通胀率短期内可能大幅波动,未来可能令投资者紧张,但这更多是由于供应渠道暂时紧张,以及去年疫情期间比较数据异常波动所致。所以面对这种情况,美联储会有更长一段时间的耐心,宁愿保持不活跃,直到年底。此前,美联储(Federal Reserve)一再承诺,在首次加息之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允许通胀率保持在2%的目标区间以上。

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表示,美国的低通胀环境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维持了四分之一世纪,所以这种趋势还会继续。通胀率只是略高于2%,这是美联储目前最乐于看到的。

因此,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首席全球投资管理策略师吉姆·卡伦(Jim Caron)也指出,在鲍威尔周日发表讲话后,市场将格外关注通胀率前景。如果通胀相关数据如美联储预期的那样移动,那么市场会很高兴,但如果后续数据严重偏离目标,市场情绪会再次波动。

市场也担心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趋势可能会通过PPI渠道传递到终端市场,最终推动CPI持续上涨。但分析师指出,至少在美国仍有数百万失业人口需要消化的背景下,终端服务产品价格最早要到下半年才会进入上行周期。但是,一旦服务价格上涨超出预期,通货膨胀的强势上涨可能是不可避免的。

但分析师也指出,美联储先入为主认为通胀只是“暂时”的情况,这种措辞本身就有隐患,因为投资者会质疑其“不可预测的先知”,反过来,一旦通胀相关数据出现创纪录的波动,他们就会对货币政策预期失去更多信心。这将导致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趋势前景更加不可预测。从短期来看,CPI的上升确实会推动美国债券收益率进一步走高,从而推动美元汇率走强。但如果美联储的政策行动被证明与通胀趋势不符,也不排除在未来经济政策信心崩溃的情况下,美元汇率将面临大幅反转下行趋势。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