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GDP“破5”打击人气!美元反弹站上94
原标题:中国GDP“破5”打击人气!美元反弹站上94
在周一(10月18日)的亚洲交易时段,风险情绪在新的一周开始看起来更加不稳定,大多数亚洲股票都面临压力。中国第三季度GDP增速低于预期,给区域股市带来压力。随着美债收益率上升,美元小幅上涨,非美元货币涨跌互现。现货黄金小幅下跌,一度触及1760美元。
收盘时,澳洲S&P/ASX200指数收涨0.26%。日经225指数收跌0.15%;韩国KOSPI指数收盘下跌0.28%。
Mainland China和香港股市下跌。收盘时,上证综指跌0.12%,报3568.04点,成交额4553亿元。深成指跌0.46%,报14350.02点,成交额5465亿元。指数持平于3276.48点,成交额为1982亿元。整体来看,近期市场成交量有所下降,交易活跃度明显下降。市场进入震荡调整期,个股涨多跌少。
与此同时,港股表现低迷,恒生指数跌0.4%,恒生科技指数跌逾1%。
中国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GDP增速低于预期,给地区股市带来压力,但支撑政策制定者的希望抑制了下跌。
7月至9月,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9%,同比“5”,为四个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这是因为中国正在努力应对电力短缺、供应瓶颈、零星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对房地产行业日益增长的担忧。
9月工业同比增速创一年半新低,消费回升但保持低位,固定资产投资也偏弱。分析人士认为,在供需疲软的背景下,随着基数的逐步增加,中国经济将在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面临持续下行压力。
“经济下行超过预期,4.9%的增速已经滑出‘合理区间’下限。一般认为5-6%是潜在增长水平。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评论称:“今年四季度和明年前两个季度,经济运行面临滑出“合理区间”的现实风险。
ANZ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尚未见底,预计四季度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至3.6%,全年增速为8%,比此前预测低0.3个百分点。
“鉴于我们预计未来几个月的增长数据不佳,我们相信政策制定者将采取更多措施来提振增长,”牛津经济(Oxford Economics)亚洲经济主管路易·库伊斯(Louis Kuijs)表示。“我们认为,电力短缺和减产的问题将在第四季度晚些时候变得不那么严重。与我们的预期一致,高级决策者已经开始强调增长,我们预计他们将开始呼吁在更谨慎的时间表内实现气候目标。”
与此同时,油价创下了几年来的新高,并在全球能源短缺的情况下继续了最近的上涨趋势。美国原油创7年新高,布伦特原油创3年新高。强劲的油价让通胀风险继续存在,并推高债券收益率。
总的来说,中国经济放缓、电力短缺和全球能源成本压力的迹象,让投资者普遍保持谨慎,并为一段坎坷时期做好了准备。
外汇市场方面,亚洲时段,美元随美债收益率上升小幅上涨,上周止跌。美元指数重回94点上方,而非美元货币涨跌互现。
汇丰的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核心论点是,支撑美元的因素有两个,即全球增长放缓和美联储逐渐走向最终加息。这种情况出现的速度比我们预期的要快。”
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在预期下调后不久开始加息,市场已将预期加息时间提前至2022年第三或第四季度,而两年期美债收益率跃升至19个月高点0.421%。
西太平洋银行(Westpac)外汇分析师Imre Speizer表示:“目前,世界其他地区的通胀可能超过美国,这些国家央行面临的压力大于美联储。
其他方面,随着央行加息压力加大,黄金走势承压。现货黄金一度在一天内触及1760美元,较前一天的高点下跌逾10美元。
盘中焦点和风向标:
10:00三季度中国GDP和9月份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0月22:00美国NAHB房价指数。
主要货币趋势分析:
欧元:欧元兑美元延续前几天窄幅波动格局,目前在1.1585附近交易,很难稳稳站在1.16关口。技术上,4小时图中,MACD绿色动能柱小幅扩张,RSI指数在50左右交投,KDJ指数向下逼近超卖水平,表明价格为短线或继续波动。短期支撑在1.1550,初始阻力在1.1625。
英镑:英镑兑美元在连续三日上涨后一直在高位盘整,目前在1.3740附近交易,关注能否得到50日均线的支撑。技术上,4小时图中,MACD红色动能柱小幅走弱,RSI指数交投于50水平上方,KDJ指数交投于超买水平下方,提示价格为短线或继续盘整。短期支撑在1.3700,初始阻力在1.3800。
日元:美元/日元在连续两天上涨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目前交易在114.25左右,关注能否在114关口站稳。技术上,从4小时图来看,MACD红色动能柱非常弱,RSI指数交易在超买水平以下,KDJ指数触及超买水平。价格预计短期或进一步调整,短期初始支撑在113.90,初始阻力在114.60。